欢迎访问 夜阑小雨 我的学习碎片档案,这里记录了我的学习内容和工作中经验,希望给您带去帮助。

参与式网络体验:从分享者到创建者

产品经理 夜阑小雨 1130℃ 0评论

小容尚未根据这个六阶段的模型来定义不同的角色类型,所以现在所使用的“分享者”和“创建者”还不是非常严格的术语。但这不妨碍我们的讨论。

在小容看来,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分“分享者”和“创建者”。通常的社会化媒体网站,都有小组或者活动的功能。基于如何使用小组/活动功能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定义方式:

潜水者:已注册,但潜水,从不发表任何东西;或者是未注册用户,仅仅是浏览而已,从不贡献任何内容;
分享者:已注册,也发表内容,在社会化媒体网站中,发表即分享,所以哪怕仅仅是在豆瓣中推荐一个条目,都可以算是分享者;
创建者:除了分享之外,这些用户还曾经创建过至少一个小组,或者是活动。

以豆瓣为例,2008年12月12日,豆瓣上的小组总数为18119个。考虑到同一个用户可能创建多个小组,那么我们就以10000人来计算小组创建者吧。小容自己估计现在豆瓣注册用户总数已经超过250万(如果你知道确切数据或者更靠近的数据,请告诉小容。这里有一篇2008年4月10日发表的贴子《豆瓣活跃人口有多少》,它论证了豆瓣活跃用户数为8.8万人)。

那么,就以250万来看,《豆瓣注册用户数量与用户参与度分析》的分析结论中提到:

豆瓣的用户参与度与Web2.0的90-9-1理论差不多。有0.7%的用户积极发表评论,5%的用户曾经发表评论。如果把添加了我看,我读,我听的用户也算在内,参与用户数量应该能比5%多得多,估计达到9%问题不大。

如果按照90-9-1的比例来看,以250万为注册用户总数的话,让我们来看看豆瓣上面分享者和创建者的数量:

普通分享者90%:225万人
积极分享者9%:22.5万人
创建者1%:2.5万人

但是,根据《豆瓣注册用户数量与用户参与度分析》的分析,豆瓣上有0.7%的用户积极发表评论,如果把创建一个小组作为比积极发表评论门槛更好的一个用户行为,那么,我们可以假设创建者的比例为0.4%。

创建者0.4%:1万人。

恩,这个数据看起来和小容上面的推测一样:)不过,这样的数据演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。小容想说的只是,相比起大多数的分享者而言,创建者的参与感更强,可能获得幸福体验也更高。

下面来切入本文的正题,讲讲创建者的故事。

小容在另外一个blog那里介绍了《豆瓣上的国际性草根传播: in my name》,在此,把这位创建者Junny的邮件信息转贴在这里。Junny在豆邮中这样说:

我最早是在Youtube上看到那个宣传video 然后才去inmyname的主页了解了情况。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这个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国际性活动应该要有全世界人民的参加。中国是正在高速发展人口众多的国家。如此全球性的活动不能少了我国人民啊。但我发觉这个活动主页只有英文和西班牙文两个版本。于是就萌生了自己翻译的念头。没有经其官方允许就擅自翻译可能有点不好。但宣传此活动号召更多人参加还是很迫切的。所以我就在豆瓣上建了个小组 用尚不成熟的翻译技巧传达了思想。

Junny在豆瓣创建的这个小组的简介如下:

IN MY NAME, TO END POVERTY.
  
我新建立的一个小组叫“以我的名义,来结束贫困” 。

IN MY NAME是一个GLOBAL ONLINE CALL 全球性在线号召性质的联名活动。
  
在2000年 联合国各个国家联名签署了一份叫做千年发展目标(MDGs) 的承诺书定下了8个千年计划。第一项就是 消灭贫困。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去联合国官方网中文版查看。

各国政府承诺的在2015年前结束世界上极端贫困。即在1990年的基准上 让世界上贫困人口数目减半。现在是2008年我们还有7年的时间。

但是有些政府并没有做出让人们满意的举措。

所以我们发起IN MY NAME这个活动。号召全球人们联名以自己的名义——以每个独立个体的“我”的名义——来写下自己的祈愿,一起为实现目标努力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想要各国政府遵守他们的承诺 KEEP THEIR PROMISE!要督促他们完成他们许诺过的事情!在NELSON MANDELA 曼德拉等前人的带领下,我们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结束贫困。BE THE GENERATION!

其他更多消息 请到小组主页查看。欢迎加入!
http://www.douban.com/group/inmyname/

YouTube.com是In My Name发布的主要合作平台,今年的YouTube Live活动上也加入了In My Name的片断,Cindy动点博客这样评论到:

新媒体推动公益2.0

对 YouTube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发动群众力量推广平台的公益性策划。而对无数普通的参与者和像我一样的观众来说,不管之前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贫困问题,是否真正的参与过相关的公益活动,透过这些视频中的声音和笑容,心中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;会由此感应到,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,自己身上仍然具有帮助他人,改变世界的力量。我想,这也许就是公益的本质所在吧,让施助者与被助者们联系在一起,可以相互感受彼此真实的存在,让弱者不再孤单,让强者懂得分享和奉献。

这也许正契合了web2.0的精神气质,也因此让我们从那些运用了新媒体平台的公益活动中,收获到意外的惊喜,生长出也许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慈悲心来。

全文请看:http://www.mobinode.com/chinese/archives/173

豆瓣上的小组功能是针对所有注册用户的免费功能,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注册小组,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像Junny创建in my name小组这样的活动,就是小容所说的”社会生活层面,在这里用“活动”(campaign)来描述“。

从上面的图片也可以看出,豆瓣小组的主题是非常多样化的。然而所有公开小组的共同点是,创建者希望和人们接触,希望有一群人在一起,发起一个成群结队的倡议,会对创建者带来多少幸福感呢?!这很难测量。根据小容自身的体验,当按下创建小组/活动的那个按钮时,小容感觉自己内心的幸福感增添了几分。小容也相信,当Junny按下创建那个小组的按钮时,她的内心一定洋溢着快乐。

小组/活动的创建者所经历的体验,和单纯的分享者会有所不同。创建者经历了“唤起愿望–付诸行动–获得反馈–成长激励–网络现实”这样的过程。

1、唤起愿望:
人们总是因为形形色色的诱因,在内心唤起一个愿望——“我要去做这件事情”;

2、付诸行动:
便利的社会化网站提供了极低的门槛,人们只要有想法,就可以在豆瓣上开始行动。要知道,迈出行动这一步本身就是对创建者的奖励;

3、获得反馈:
哪怕是一个人关注小组,或者加入小组,这对于创建者都是一个激励,因为来自外界的认同表明他人也有同样的感受;

4、成长激励:
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或加入小组,小组的初衷就会开始自我成长。这种成长会给创建者带来更大程度上的激励。

5、网络现实:
创建者从这样的体验中学习到,原来网络上的成群结队是可行的。这种体验复制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对话、群体协作和群体结社,而且进一步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群体生活的一些缺陷。

从这样的分析看来,创建者获得的参与式网络体验(Engaging experience of web)将比分享者更丰富,他们善用网络或的回报也更大。

当然,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,“创建者”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两个网站这样微观的层面,也可以放到整个网络使用行为的宏观层面来考察。

这样的创建者故事也有很多,例如阮一峰的卡尔维诺中文站的故事:

今年的9月27日是Google成立10周年的纪念日。为了纪念这个日子,Google开放了一个“Search2001”功能,专门提供2001年1月1日时的搜索结果。很有时光倒流的感觉,一切正如官方FAQ所说“同那时相比,互联网和这个世界都改变了许多”。

我搜索了“卡尔维诺”,跳出的结果真的同我当年搜索时一模一样,这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。你可以比较一下,2001的搜索结果和现在的搜索结果,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。嗯,好像也没有太大的不同。除了我的”卡尔维诺中文站”排到了第一位。

2001 年时,它是不存在的。那时,我特别喜欢这个意大利作家,可是网上只能找到很少的资料(正如你可以从“Search2001”中看到的那样)。我就抱着“好玩”的心态,上传了一些自己收集的资料,那时网上遍地都是免费个人主页,也不需要到信息产业部申请网站备案许可证。如今,“卡尔维诺中文站”成了他的资料最齐全的中文网站(即使考虑其他语言的网站,可能“最”也成立)。那么多年了,这么大的一个中国,我始终没有发现第二个人,也像我一样热衷于这件事。

转载请注明:夜阑小雨 » 参与式网络体验:从分享者到创建者

喜欢 (0)or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